杨延昭

(958年 - 1014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6部
  • 简介:杨延昭(958—1014),本名延朗,后改名杨延昭,亦称杨六郎,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)人。北宋抗辽大将杨继业的长子,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,是他们的克星,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(将星)下凡,故称之为杨六郎。他自幼随杨业征战,雍熙三年北伐,杨业率军攻应、朔等州,延昭为先锋,时年二十九岁,战朔州城下,流矢穿臂,战斗愈勇,终于攻下朔州。其父死,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...

赵光义

(939年 - 997年)
  • 别名:宋太宗
  • 相关历史剧:6部
  • 简介:宋太宗(939年6月7日-997年5月8日),北宋第二位皇帝(976年11月15日~997年5月8日在位),在位21年,享年58岁。赵弘殷第三子,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胞弟。本名赵匡义,其兄长赵匡胤登基后避讳,改名赵光义,即位时又改名赵炅。
    宋太宗治政有为,不善武功。于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迫使吴越“纳土”;之后又灭亡五代十国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。次年(979年)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,...

安禄山

(703年 - 757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6部
  • 简介:安禄山(703年-757年),本姓康,名轧荦山,营州柳城(今辽宁朝阳)人。母阿史德氏。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,母为突厥巫师,信仰祆教。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,也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一,并建立燕政权,年号圣武。

李恪

(619年 - 653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6部
  • 简介:李恪(619年-653年3月10日),字厶,中国唐朝太宗第三子,母杨妃为隋炀帝女。同母弟蜀王李愔。

    武德三年(620年),李恪被封为“长沙郡王”,武德九年(626年)徙封“汉中郡王”。
    贞观二年(628年)进封“蜀王”,授大都督益简绵嘉邛隆六州诸军事益州刺史,治于今四川成都,以年幼(9岁)不之官。
    贞观五年(631年),改授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,治于今甘肃天水,未之官。
    贞观七年...

徐世勣

(594年 - 669年)
  • 别名:李勣
  • 相关历史剧:6部
  • 简介:李勣(594年 —669年),本姓徐,名世勣,字懋功(因懋功二字的发音与茂公相同,《说唐演义全传》、《兴唐传》、《隋唐英雄传》等小说、电视剧误称他为徐茂公),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父徐盖,家道豪富,隋大业(605—618年)末,投翟让军。武德(618—626年)初降唐,授黎州总管,封“曹国公”,赐姓李。后又避唐太宗李世民讳,单名勣。贞观三年,任通漠道行军总管,败突厥军,诏拜光禄大夫,领并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