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孙衍

(前360年 - 前300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2部
  • 简介:公孙衍,名衍,在阴晋邑出生。曾仕魏,任犀首之官,人因以犀首称之,是战国时期魏国人,和张仪同期,于秦国为官,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。公孙衍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是与张仪齐名的,但传下来的事迹不多。《史记》有公孙衍传,系附于张仪传。《战国策》也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。

庄子

(前369年 - 前286年)
  • 别名:庄周
  • 相关历史剧:2部
  • 简介:庄子(约前369年—前286年),名周,生卒年失考,约与孟子同时。战国时代宋国蒙(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,一说安徽蒙城)人,曾任漆园吏。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,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。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“老庄”。他也被称为蒙吏、蒙庄和蒙叟。据传,又尝隐居南华山,故唐玄宗天宝初,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,称其著书《庄子》为南华经。

惠施

(前370年 - 前310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2部
  • 简介:惠施(约前370年-前310年)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、辩客和哲学家。
    惠施是宋国人,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,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。他主张魏、齐和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。魏惠王在位时,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,他首先到楚国,后来回到家乡宋国,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。魏惠王死后,张仪失宠,惠施回到魏国。作为合纵的组织人,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。他因此经...

孟子

(前372年 - 前289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2部
  • 简介:孟子(前372年-前289年),名轲,字子舆(待考,一说字子车或子居。按:车,古文;舆,今字。车又音居,是故,子舆、子车、子居,皆孟子之字也)。汉族,战国时期邹国人,鲁国庆父后裔。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,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。孟子及其门人著有《孟子》一书。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,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,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,有“亚圣”之称,与孔子合称为“孔孟”。

许行

(前372年 - 前289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2部
  • 简介:许行,战国时期著名农学家、思想家。楚国(都城江陵纪南城,后迁安徽寿县西南)人,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,约与孟子同一时代,在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记载有许行其人“为神农之言”,所以被归为农家,后世也将许行视为先秦时代农家的代表人物,但因没有著作流传于世,详细思想内容与其他事迹皆不可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