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别名:
- 相关历史剧:2部
- 简介:孙策(175年-200年5月5日),字伯符,吴郡富春(今浙江杭州富阳)人,他是长沙太守孙坚之嫡长子,吴大帝孙权之长兄,是东吴政权奠定基础首要者,三国演义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,故有“小霸王”的美誉,死时年仅二十六岁。在割据群雄时期,因讨伐逆贼袁术有功,曹操奏许朝廷任命策为讨逆将军,并封为吴侯。其弟孙权称帝后,追谥其为长沙桓王。故官职为讨逆将军,所以孙策传合书为孙讨逆。
- 别名:
- 相关历史剧:2部
- 简介:诸葛瑾(174年-241年),字子瑜,琅琊阳都(今山东省沂南县)人。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重臣,官至太傅。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,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。生于经学世家的诸葛瑾,治《毛诗》、《尚书》及《左氏春秋》。诸葛瑾公私分明,虽与胞弟诸葛亮阔别多年,但在出使蜀国时,兄弟聚面只谈论公务,私下不相往来。
- 别名:
- 相关历史剧:2部
- 简介:曹仁(168年-223年),字子孝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曹操堂弟,三国时期曹魏名将。早年已经结队跟随曹操,常遇状解围,善守能攻;樊城之战中虽被关羽以水围城,但亦能激厉将士死守樊城直至徐晃救援,最终击退当时威震华夏的关羽。曹魏建立后,曹仁官至大司马,封陈侯,谥曰忠侯。
- 别名:
- 相关历史剧:2部
- 简介:陈宫(156年-199年),字公台,兖州东郡武阳县(位于山东省与河南省之间)人,东汉末年原是曹操的策士,后投归到吕布帐下。为人性情刚直有谋;遍与当时知名人士为友。其事见载于鱼豢《典略》。
- 别名:
- 相关历史剧:2部
- 简介:孙坚(155年-191年),字文台,吴郡富春县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县)人,东汉末期军阀将领,当时参加伐董联军以长沙太守来尊称孙坚。史书说他“容貌不凡,性阔达,好奇节”,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称孙坚为江东猛虎。据三国志记载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。其子孙权称帝后,追封为武烈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