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小和卓之乱

(1757年 - 1759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1部
  • 简介:大小和卓之乱,是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中国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,清代文献称之为“平定回部”。霍集占与其兄波罗尼都出自中亚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家族,故称波罗尼都为大和卓,霍集占为小和卓。
    乾隆二十年(1755年)清军平定准噶尔后,将被准噶尔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,并派波罗尼都招抚西域天山南路各城。不久阿睦尔撒纳反叛,大小和卓乘机控制了新疆西南部一带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...

大小金川之役

(1747年 - 1776年)
  • 别名:平定两金川
  • 相关历史剧:1部
  • 简介:大小金川之役,又称平定两金川,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四川西北部金川土司两次动乱的合称。第一次金川之役为乾隆十二年(1747年)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私自进攻明正土司,清廷调兵征讨。乾隆十四年(1749年)莎罗奔投降。第二次金川之役为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,大金川土司索诺木朋楚克袭杀革布什咱土司色楞敦多布,又帮助小金川土司之子僧格桑侵凌鄂克什、明正等土司。四川官员令其退还土地,大小金川拒不退兵。...

十全武功

(1735年 - 1792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1部
  • 简介:指清乾隆时期的十次重大军事行动,为乾隆帝自我夸耀之词。 乾隆五十六年(1791),廓尔喀(今尼泊尔)再次侵入西藏。是年冬﹐清政府命福康安等率兵入藏﹐败廓尔喀兵。次年五月﹐廓尔喀请降。当清兵凯旋之际﹐乾隆帝欣然回忆他即位后五十七年(1735~1792)间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十大武功。因作《十全记》以纪其事。 十全武功指:两平准噶尔,平定大小和卓之乱,两次金川之役,平台湾林爽文起义,缅甸之役,安南之...

大盛魁

(1688年 - 1929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1部
  • 简介:大盛魁是清代晋商对蒙古贸易的商号,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商号。
    康熙时,在平定噶尔丹的战争中,清军深入漠北,“其地不毛,间或无水,至瀚海等砂碛地方,运粮尤苦”,遂特准商人王相卿、史大学、张杰等三人随军贸易,于杀虎口开设商号,全称吉盛堂,生意十分兴隆,后改名为大盛魁。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,后迁驻归化城(呼和浩特),其经营的基本地区是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。
    大盛魁极盛时有商队骆驼近二万头,每股分红...

郑成功攻台之役

(1661年 - 1662年)
  • 别名:郑荷之战,郑荷热兰遮城之战
  • 相关历史剧:1部
  • 简介:郑成功攻台之役(郑荷之战、郑荷热兰遮城之战)是1661年3月底到1662年2月初(中国南明永历十五年三到十二月)间一场发生于台湾(福尔摩沙)西南沿海的战争,主要战场包括赤崁、台江内海、大员等处;该役明延平王郑成功率25,000大军由金门航渡台湾海峡,由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,先攻占普罗民遮城,然后围攻热兰遮城,终于迫使荷兰东印度公司守军实质投降、退出福尔摩沙。
    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