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离之战

(507年 - 507年)
  • 别名:邵阳之役
  • 相关历史剧:0部
  • 简介:钟离之战,亦名邵阳之役,发生于西元507年(南梁天监六年,北魏正始四年),是梁武帝讨伐北魏期间,两军以钟离城及其邻近之邵阳洲为主战场的战役,为该次大规模北伐行动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,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,结果南梁获得胜利,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危机。
    钟离城是临傍淮水的军事要塞,由于地近建康,扼守淮南险要,自南北朝分裂以来,一直是双方势力必争的战略要地,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战事,尤其...

神灭论论战

(489年 - 489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0部
  • 简介: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永明七年(公元489年),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宴席上,范缜发表了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论,主张神(灵魂)灭的言论,随后他又据此进一步写成著名的《神灭论》。此文一出,引发了关于“神灭”的大论战。数年后,笃信佛教的梁武帝作《敕答臣下神灭论》回应,又对此文展开围剿,最终在理论上无法屈服神灭论的情形下,范缜被钦定为“异端”而流放。

永明之治

(482年 - 493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0部
  • 简介:明之治是指南朝齐在齐武帝萧赜在位时代出现的治世(482年—493年)。由于齐武帝年号永明,所以称为永明之治。当时南朝齐建立四年后齐高帝去世,太子萧赜即位,即齐武帝。他十分关心内政,提倡教育。并且继承齐高帝风格,力行节俭。由于与北魏通好,使得边境较为安定,减少军事调动。使得在齐武帝在位的十一年期间,政治清明,国内社会安定,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,替齐国带来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。《南齐书·列传第三十四...

刘裕北伐

(409年 - 417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0部
  • 简介:刘裕北伐指的是刘裕掌握东晋实权后后发动的两次北伐战争,灭掉后秦、南燕两个政权。
    在魏晋十六国时期,东晋虽偏安江南,却始终没有放弃收复中原,所以屡次发动北伐战争。后秦、南燕的败亡主要出于内乱而非实力之弱;公元397年北魏军攻下中山,后燕官吏兵投降两万余人,后燕的疆域被切断为南燕和北燕二部,405年南燕又发生政变;416年姚兴卒,后秦内乱不断,镇守蒲坂和岭北的姚懿、姚恢先后率叛军进攻长安。刘裕趁...

王恭叛乱

(397年 - 398年)
  • 别名:
  • 相关历史剧:0部
  • 简介:王恭叛乱是东晋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,分别于隆安元年(397年)及隆安二年(398年)发生,皆由当时的青、兖二州刺史王恭主动发起。王恭于第二次叛乱时被擒且被处死,不过至死仍坚持他起兵叛乱是出于他对朝廷的忠心。